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天乐 周乐恒 曾昭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广大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推进,在疾控流调中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也逐渐显现。面对流调中个人信息因不规范管理而造成在各社交平台的过度泄露与传播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隐私、规范流调中的信息管理与公开制度,我院“刑司战疫实践小队”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1月11日至2月18日针对流调中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调查。

此次调研过程中,研究小组在湖北省武汉市、钟祥市、麻城市以及江西省吉安市四地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基层负责疾控流调的相关专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群众进行了访谈交流。同时,我们还通过历史资料的研究、线上问卷的调查来拓展研究深度、扩大调研广度。其中,我们收获了180余份问卷,大部分的受访群众态度积极,指出了个人在疾控流调中观察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与此同时,小队成员在多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小组成员在访谈之前认真探讨了访谈的方案与内容,并细心选择了访谈的对象,以期能获得最佳效果。我们分别与武汉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在校学生、医疗工作者、青年社区志愿者取得了联系,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疫情期间政府关于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及措施的看法与观点。武汉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政府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与传播机制相对比较完善,对于公民的隐私权是一直非常重视的。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医疗工作者也表示:“公开个人信息是有必要的,但应尽可能地不要涉及隐私信息,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原则。”调查对象的热心反馈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们也以此认识到大部分工作者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是持以肯定的态度,当然部分不规范的漏洞也亟待完善。

小队成员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并就疾控流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采访。对于社区居民个人信息的搜集事宜以及相关政策进行询问。据了解,社区在每个重要辖区安排基层社区干部,通过垂直管理的方式定点服务社区群众,基层社区干部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询问的方式对预备返乡人员进行登记。对于记录个人信息会妥善保存,杜绝信息泄露。搜集后集中上交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分户划片建立数据库。对于近期发生的信息泄露问题,政府也开展过疫情防控例会,着重强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小队一成员还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分局某派出所进行实习,针对学术课题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这次过实习过程中,小队成员全程参与到社区民警的走访、调解、出警工作中,为的就是不仅全面而且更具针对性的调查,及时了解防止冬季疫情反扑所做的预防和教育工作的重心,积极反思我们理论设计时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疾控流调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找寻最优解。小队成员了解到普及防范意识对防疫的重要性,也通过实习工作深入了解了公安部门数据管理的方式与信息保护的程序。

不惧寒冬,我院实践小队在辞旧迎新之际完成了此次调研,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投入社会、奉献社会的担当精神。这一次的实践研究,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学习的历程。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民警、社区志愿者、医疗工作者仍然奔波在一线,为了群众的安全与幸福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深受此情此景的感染,以用严谨踏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次的学术实践。
在调研结束后,小队成员通过“云会议”等多种形式总结此次的调研成果,并从多个角度对采访素材、数据等进行研究、分析与探讨,撰写调研成果报告。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在疫控流调背景下公民信息保护存在以下问题:1.公民流动中信息管理各异;2.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足且维权受限;3.网络信息传播监管与形式存在漏洞;4.部分管理部门信息公开没有严格依照疾控流调的标准;5.群众的舆论攻击倾向较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小组从政府以及管理部门、企业单位、公民个人三个角度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随后,研究小组提出了相关解决改进措施:1.法律规范应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2.规范地方政府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3.加强对网络和媒体的监督。在可推广性研究部分,研究小组特别从两点展开了分析,即建立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和建立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优势。最后,经过严谨的调研总结,此次学术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开在疾控流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公开、公开什么、怎样传播始终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小队成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对于此类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希望未来在疾控流调中,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机制能够更加的完善,共营平安的舆论环境。